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2023中国考古:有山川田野愿奔赴 亦有岁月可回首
日期:2024-02-09 作者:张小筑 字号:[ ]

中国考古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运城博物馆……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期间,多次走进博物馆,并与文博考古行业工作者对话交流。殷殷期盼、谆谆嘱托,让考古人有山川田野愿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也鼓舞着考古人踔厉奋发、更加出彩。

站在岁月的交汇点,我们对考古更加眷顾,也在沉淀中唤起时代责任感,我们把历史的来路换为新征程的坐标,也把过往2023年的记忆化为再向前的动力。

考古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的考古人跨越地层、穿梭时空,依旧在探方里忙碌着,承担了26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学术课题,从立项、实施到保护、研究、展示的全过程,让今天的人们可以更多元、更细致地了解远古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最新进展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川广汉三星堆在内的29处核心遗址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与收获。牛河梁遗址新发现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焦家遗址新发现目前黄河中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良渚遗址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陶寺遗址新确认一处目前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2023年,国家文物局召开6次“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共发布24项重要考古成果。从吉林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到辽宁朝阳马鞍桥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从生动阐释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图景的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到陕西省宝鸡市下站遗址、湖南省郴州市渡头古城等东周至隋唐时期考古收获,再到辽上京、金中都等都城考古……一次次“考古中国”进展的公布勾勒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元谋人、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等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河北尚义四台、山东临淄赵家徐姚等遗址发现拓展了我国万年文化史认知,安徽含山凌家滩、辽宁牛河梁、山东焦家遗址实证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湖北屈家岭及沙洋城河等史前水利系统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顺应改造自然的智慧成就。

“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作为“十三五”期间首批启动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之一,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石城的兴起和分布规律有了初步了解。重点发掘的石峁、碧村、后城咀等遗址找到了大型石城的营建规律,并局部揭露几处城址的核心建筑区和墓葬区。同时,围绕重点遗址开展了多项生业经济、手工业经济、人群来源等多学科研究。为阐释河套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地位、诠释中国早期文明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

无论是在“世界屋脊”高原腹地发现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遗址,还是我国最西部、保存最好的泥土建筑佛塔——莫尔寺遗址,2023年的边疆考古工作也在稳中推进。印发《新疆考古工作规划(2023—2030年)》,新疆考古、西藏考古、吐谷浑考古、长白山地区古人类调查研究等重大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3年,中国水下考古从“蔚蓝走向深蓝”。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考古收获,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南海Ⅰ号”沉船完成室内考古发掘,全面转入整体保护、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相结合,努力打造国际水下考古的成果案例。福建漳州圣杯屿沉船遗址重现元代晚期龙泉青瓷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考古盛会畅谈论道

2023年7月,时隔七年全国考古工作会再次召开。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找准中国考古工作定位、更深入推进传承创新实践、更充分发挥中国考古价值,是摆在全体考古人面前新的时代课题。会上部署了“大考古”工作思路,回应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世界之关切。中国考古正站在发展的新起点,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诚然,中国考古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才能有大担当、大突破、大有可为。 

10月、12月,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与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等考古盛会相继举办,也为2023考古留下美好记忆。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来自中国考古学会下设27个专委会的800余位学者齐聚西安,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主题,奉献564场高水准的精彩报告。文博行业热度不减,同样持续升温的还有地球,2023年已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将“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定为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的主题,足以证明沸腾时代的到来,让考古学家不得不关注气候变化这一关乎全球、全人类的问题。

2023年,恰逢宁夏水洞沟遗址发现与“河套人”发现100周年,也是青台遗址发掘90周年,庙底沟遗址发现70周年,还是甑皮岩、石峡、河姆渡、草鞋山、吴城等遗址发现发掘50周年。源于百年前的一场科考活动,水洞沟作为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同样是这次科考活动,一颗日后被命名为“河套人”牙齿化石的发现掀开了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古人类研究史的帷幕。在这些老遗址发掘发现“知天命”“耄耋”之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既是承先辈之精神,亦是创吾辈之未来。因为“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多学科合作交流互鉴

考古学涉及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是真正意义的交叉学科,从无人机到显微镜,从浮选植物遗存到古DNA捕获技术,多学科协同的理念业已成为新常态。值得一提的是,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应用,促进了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紧密结合,也为未来的田野考古工作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方向。

下马碑遗址中,通过X射线衍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和岩石磁学等手段,找到4万年前东亚的“一抹红”。三星堆遗址在青铜器研究、象牙保护等研究上,不断引入科技力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泥芯分析显示,神兽、神面具、神坛等青铜器,和其他坑内铜容器在泥芯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前后二者产地不同,三星堆青铜器应存在多个铸造地……

如今,考古人也在比头发丝还细的微观世界里做起了研究。让一眼万年历经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科技考古在提高考古学研究水平、拓宽考古学前沿视野以及推动考古学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考古。

在埃及孟图神庙感受两个古老文明碰撞出的火花、在法国图尔托瓦拉克洞穴遗址中寻找远古人类化石、到东非寻找“石头”……中国考古学家立足国际视野,2023年,中国考古机构赴埃及、法国、突尼斯、肯尼亚、伊朗、蒙古国以及中亚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打开合作新局面。

如今,中国考古队在世界舞台集体亮相,也在漫漫征途上不断前行。这些前所未有的体验留下的不仅是回忆与分享、更是收获与历练,因为每一次“走出去”都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程。直击逆全球化潮流带来的挑战,这也是中国考古人在浩荡前行的步伐中,铿锵有力的答案。学术共荣、促进人心相通,让丰富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放眼世界,文化自信是开放而包容的,是平等交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

考古人才培养持续推进

考古成就人才,人才发展考古。考古机构建设与考古人才犹如马车,驱动着考古事业的发展。2023年,中国考古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7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98名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为培养田野考古工作一线力量,考古在职人员的实训力度不断增强。基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学科优势特色、高水平平台资源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依托其田野考古实习,分别于周原遗址、夏县辕村遗址、古豳地考古综合实习基地举办3个“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共培训学员30人。

除了在田野能力上下功夫外,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的专题研修班也陆续开展。8月,“第三届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研修班”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开班;作为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城市考古,由于古代城市政治性和规划性之强、规模体量之大、叠压之复杂,其发掘难度可想而知。鉴于此,以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为依托,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应运而生,至今,城市考古高级研修班或实践训练班已连续举办七年。

今天,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既离不开学者,也离不开默默奉献的“平凡者”——考古技师。为推进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考古技师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2023年考古技师培训班。3月,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10位考古探掘工获得相应奖项。11月,5位考古探掘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过去一年,“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持续推进,考古专业人员和技师队伍的培训以多种形式开展,边发掘研究、边学习交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与此同时,一幅新时代考古人才画卷徐徐铺展,有学科带头人才、有一线骨干人员,还有坚实的技师群体,也让每一个考古人都能找到成长成才的方位坐标。

考古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谁说大地无言?每一代考古人的担当与奉献就是大地最好的叙述。谁说时间有界?精神的力量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

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在众多吸引眼球的短文和短视频外亦有值得追捧的积累与沉淀:《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乌兰木伦——鄂尔多斯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报告》《淮阳平粮台》《武威海藏——齐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等重要考古报告付梓出版。2023年末,李零先生的《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年度书单。

2023年,多座博物馆建成开馆,中国考古博物馆自面向公众开放后便一票难求,馆内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70多年来,田野考古一线发掘所获的6000余件精美文物。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石峁博物馆于11月开馆。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也搬了新家,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该馆也成为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

这一年,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考古展览,这些展览分量重、学术性强、覆盖广、角度新。其中有反映考古事业发展、总结学术成果的综合性展览,比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也有反映地方考古事业发展的,如展现近百年来新疆考古工作艰辛探索历程与辉煌成就的“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展。还有以玉器为专题,为公众献上一场极致玉器盛宴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各大博物馆在暑假期间人气爆棚,反映出民众对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

2023年,多部考古题材纪录片向公众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精彩故事。从正在热播、以宏大的视野跨越时空,让文献叙事与考古实证交相呼应的《何以中国》,到探寻中华文明的记忆之魂与文化之根的《寻古中国》;从全方位讲述古老大汶口文化发掘与研究、再现大汶先民故事的《大汶口》,再到既关注考古成果,又将镜头对准发掘背后考古工作者的《“郧县人”3号出土记》,既严谨专业,又通俗好看的纪录片已成为公众认识考古、走进考古的最好影视教科书。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望远方、诗意浓,前路漫漫亦灿灿。脚步稳、远方近,今日之中国考古勇立潮头、奋楫扬帆,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张小筑)

责任编辑:杨亚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