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课题

重大考古项目之《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

点击量:   时间:2019-06-13 14:33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有关红山文化具体生活方式、居住情况、人群来源等诸多问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计划(2016-2020年)》,该项目于2016年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并于同年6月份通过了省文物局核准,经过周密的准备,调查于2017年3月在喀左县正式启动。
       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调查队伍由省、市、县文博单位联合组成,野外调查使用奥维地图,发现遗址后直接在奥维地图上标注,随时记录发现遗址的位置,便于总结遗址分布规律。调查按照地然地貌设计路线,做到调查区域全覆盖,重点关注河流两岸低缓的山梁、山丘和缓坡地带,兼顾远离河流的腹地,不将重点放在远离河流的高山和河滩地地区。每年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春季调查(2017年3月下旬—6月下旬、2018年3月下旬—6月下旬),夏季整理(2017年7月—10月下旬、 2018年7月—10月下旬),秋季调查( 2017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2018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经过两年的野外调查,目前完成了喀左县地区、建平县地区和凌源市北部地区的调查工作。
        两个年度的调查共发现先秦时期遗址670余处,其中小河西文化遗址3处,兴隆洼文化遗址19处,赵宝沟文化遗址18处,红山文化遗址(墓地)共359处,小河沿文化遗址5处。337处红山文化遗址(墓地)均为本次调查新发现。其中,红山文化遗址292处,红山文化墓地67处。在292处遗址中,单纯的红山文化遗址200处,他们规模大小不等,面积最大者遗址约面积有10万平方米,面积最小者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余92处是包含多种文化内涵的遗址,主要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混合文化的遗址。
        采集遗物在红山文化遗址采集遗物基本为生活器。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火候低,陶质疏松,多饰 “之”字纹,兼有刻划纹、压印指甲纹、席纹等。泥质陶包括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素面为主,有些饰“之”字纹、黑色彩绘、红色彩绘等。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细石器等。墓地采集遗物以祭祀陶器为大宗,兼有少量的石器和骨器。陶器主要为陶筒形器残片,兼有少量塔形器残片,石器主要为细石器(图七)(图八)。
        此次调查工作得到的认识有:
        1、调查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山坡、平缓山梁的梁顶、顶部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墓地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山梁顶部或独立的山丘顶部,少数墓地分布在缓坡处。遗址和墓地多沿河分布,两河交汇区域遗址和墓地较丰富,遗址多选择临近水源,背风向阳、地势开阔平坦的位置。 
        2、在调查区域南部的大凌河西支、大凌河南支、第二牤牛河和老哈河中游南段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多相伴分布,墓地多位于山梁、山丘的顶部,遗址多位于离墓地不远的坡地上。在调查区域北部的老哈河中游北段和蹦蹦河地区发现红山文化遗存中,遗址分布密集,遗址数量远远高于墓地数量,在遗址分布的密集区极少发现有墓地。 
       3、在调查区域南部的大凌河南支和大凌河西支地区尚未发现有早于红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而到了北部的第二牤牛河、老哈河、蹦蹦河流域,开始发现有兴隆洼文化遗存,结合以往兴隆洼文化相关材料,初步推测兴隆洼文化的分布范围可能尚未到达大凌河西支和大凌河南支流域,红山文化则变得更加强势,其势力范围向南更推进一步。
      4、2017-2018两个年度的调查获取了一批丰富的红山文化遗存,为进一步认识该地区红山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及开展聚落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门腰子梁顶遗址

建平县三家乡扫虎沟东南遗址

建平县三家乡扫虎沟东南积石冢

凌源市红山街道小北山积石冢

建平县奎德素镇谢家窝铺北坡遗址采集标本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门腰子梁顶遗址

凌源市宋杖子镇后牛营子北山积石冢采集标本

建平县太平庄乡要道吐北山墓地
 沈阳网站建设